蝉(学名:Cicadidae)是蝉总科下的一科,俗稱「知了」(普通話: 蛭蟟 Zhi4 Liao3)或「借落子」。生活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已知紀錄約2500種蟬)。一些分布於沙漠地區的種類,當體溫過熱時,會從背板(英语:tergum)(tergum)排出多餘的水分,進而達到冷卻及散熱的效果(原理與人類流汗類似)。[2][3]
名稱
蟬的英文「Cicada」來自拉丁文,意指「棲息於樹上,像蟋蟀一樣會鳴叫的」,但有時蟬也會被稱為「locusts」[4],雖然與蝗蟲沒有確切關係;希臘文則稱為 τεττιξ / tettix 或 τζίτζικας / tzitzikas,兩者皆為擬聲詞,即模仿蟬的鳴聲。古人對蟬的稱呼有「蜩」[註 2][註 3]、蜺[註 4]、,䗁[註 5]、蝒[註 6]、螓[註 7]、蠽[註 8]、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蟬、寒蜩[註 9]、寒螿[註 10]、蜋蜩[註 11]、蜻蜻、蜓蛛、螗蜩[註 12]、蟪蛄、螗蛦[註 13]、馬蜩、螇螰[註 14]等稱呼[5]
而在中文(以及沿用漢字的日文)裡,「蟬」字最早出現於商代至西周間,構造上屬於形聲字。形符「虫」為「蟲」的古字,在當時是對動物的泛稱(五蟲);而聲符「單」亦兼表字義,帶有「發出聲響」的意涵。
特徵
大多數蟬的體型通常不大,成蟲體長多在2至5厘米(0.79至1.97英寸)之間,少數種類,例如世界最大的帝王蟬(英语:Empress cicada)(Megapomponia imperatoria)翼展就達20厘米(7.9英寸),體長約7厘米(2.8英寸)[6][7];同樣棲息於南亞地區的一種大型蟬(Tacua speciosa,有「青襟油蟬」或「婆羅洲巨蟬」等名稱)翼展也有18厘米(7.1英寸),其體長則約4至5厘米(1.6至2.0英寸)[8]。蟬的外骨骼很堅硬,雙翅相當發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雙翅完全不透明的種類通常翅面顏色較為鮮明,且多分布於靠近熱帶的地區),上面有明顯的翅脈。
一般來說,蟬的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clypeus)。觸角短,呈鬚狀。口器細長,口器內有食管與唾液管,屬於刺吸式。胸部則包括前胸、中胸及後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較長。3個胸部都具有一對足,腿節粗壯發達(若蟲前腳用來挖掘,腿節膨大,帶刺)。
蟬的腹部呈長錐形,總共有10個腹節,第9腹節成為尾節。雄蟬第1、第2腹節具發音器,第10腹節形成肛門;雌蟬第10腹節形成產卵管,且較為膨大。
眼睛
蟬的視力相當良好,有五只眼睛,两只复眼和三只单眼。複眼不大,位於頭部兩側且分得很開。
發聲
雄蟬發音器構造剖面圖:
Trommelorgan - 鼓室
Schallplatten - 鼓膜
Schallplattenmuskel - 發音肌
Trommelfell - 鏡膜
Stigma - 氣門
雄性蟬身体两侧有能够发出很大声响的發聲構造(也稱為「鼓室」),主要包括背瓣、腹瓣、鼓膜、發音肌(鼓膜肌)、腱盤、腱突起、腹面調節肌、鏡膜、褶膜(摺膜)、第三氣門、共鳴室(氣室)等。為了發音,他们常趴在树幹上,向前或左右扭动腹部来调节发出的声响;而發出來的響聲常被稱為蟬的「歌聲」,與一般以摩擦方式發聲的昆蟲(如蟋蟀)不同。雌蟬没有发声器。
習性
生活史
周期蟬的生活史
蟬卵多呈白色,長條狀,每種蟬卵期均超過30天,接近孵化時可見若蟲眼睛。
孵化後的若蟲掉落地面後會鑽入土中,並在土中活動很長一段時間(期間稱為幼蟲期)。
終齡若蟲會在適合的時間(通常是在夜間)爬出土壤,進行蛻皮(也稱羽化,通常需兩小時左右)。
蛻皮的最後階段:晾乾翅膀,此時成蟲體色也會慢慢轉深。(不完全变态昆蟲)
周期蝉
日本
川崎市麻生區的早野聖地公園
暮蟬,2011年7月17日錄音。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體幫助。 比较著名的蝉是「十七年蝉」或周期蝉(Magicicada)。原产于美国东部地区,这些蝉的若虫在地下蛰伏十三或十七年,然后破土而出。
根据他们出现的年份,周期蝉被分为30个「群」。群1号到17号是十七年蝉,群18号到30号是十三年蝉。一些群并不存在,但为了方便起见而保留。群4号已于西元2003年出现。而下一次的十三年蝉为将于西元2011年出现的群19号。群10号,一种十七年蝉,已经出现于西元2004年5月的新泽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
分類學
古蟬總科的生物都生活於
中生代,外型和現在的蟬極度相似,就連雙翅也有了蟬的輪廓
狹義的蟬僅侷限於蟬科的昆蟲[9][10],廣義的蟬則指蟬總科的所有昆蟲(蟬總科有兩個科:蟬科與螽蟬科 Tettigarctidae);此外,不只蟬總科的昆蟲,整個蟬下目的昆蟲都被冠上蟬的名字,分類如下(參見蟬下目):
- 蟬下目 Cicadomorpha
-
蟬總科 Cicadoidea
-
沫蟬總科(沫蟬)Cercopoidea
-
角蟬總科(角蟬和葉蟬)Membracoidea
- † 古蟬總科 Palaeontinoidea
-
- 蝟蟬族(Dundubiini),日本、臺灣使用(蜩蟬族)[1]
- 蟪蛄族(Platypleurini)[1]
- 爺蟬族(Polyneurini)
屬
圖集
其它
食用
在中国,蝉的刚出土的若虫,称知了龟、蝉牛、蝉猴等,被视为一种食材,仅油炸、蒸煮或烧烤后可以食用。活的或腌渍后的蝉若虫也会在市面上销售。[11]
醫藥
蝉若虫的壳—「蝉蜕」,是一种中药材[註 15]。此外,卵、若蟲、成蟲等遭受如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將產生「蟬花」,藥性類似冬蟲夏草[12]。
遭寄生
文學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記載如「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曾載「今已矣!把衣冠蟬蛻,濯足滄浪。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新知醉一場。」
參考來源
- 書目
-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陳振祥 2007,第38-39页
-
^ Neil F. Hadley, Michael C. Quinlan & Michael L. Kennedy. "Evaporative cooling in the desert cicada: thermal efficiency and water / metabolic costs" (PDF).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991, 159: 269–283.
-
^ Toolson, Eric C. "Water Profligacy as an Adaptation to Hot Deserts: Water Loss Rates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in the Sonoran Desert Cicada, Diceroprocta apache(Homoptera: Cicadidae)". Physiological Zoology. 1987, 60 (4): 379–385.
-
^ Milne, Lorus; Milne, Margery. North American Insects & Spiders. Knopf Publishing. 1980. ISBN 0-394-50763-0.
-
^ 朱耀沂. 昆蟲聊天室. 玉山社. 2004: p.122–126. ISBN 986-7819-68-3.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 Rainer Flindt. Amazing Numbers in Biology. 2006: p.10. ISBN 978-3540301462.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 Burton, Maurice; Burton, Robert. International Wildlife Encyclopedia. 4, Chickaree - crabs 3rd. Tarrytown, NY: Marshall Cavendish Corporation. 2002: 455. ISBN 0-7614-7270-3.
-
^ W. L. Distant. A Monograph of Oriental Cicadidae. London, West. 1892.
-
^ 9.0 9.1 9.2 Sanborn 2013
-
^ 10.0 10.1 10.2 Masayo Katō 1961
-
^ 丹治翔. 請勿抓幼蟬來「吃」 公園告示板引發網路討論. 朝日新聞. 2018-08-21 [2018-08-21].
-
^ 陳振祥 2007,第36页
-
^ 台灣蛾訊, 張貼者:. 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2017-05-28].
-
^ 張保信。1989。《臺灣蛾類圖說(一)》。臺灣省立博物館。
-
^ 陳振祥 2007,第35页
註釋
查询
維基詞典中的
蟬、
知了或者
cicada。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蝉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
蝉 -
^ 除以上介紹的亞科外,還有許多分類未定的亞科,包括翅蟬亞科(Platypediinae)、齒蟬亞科(Ydiellinae)、胸蟬亞科(Plautillinae)等[1]
-
^ 「蜩」,與「條」同音
-
^ 宋本《廣韻·下平聲·蕭·迢》蜩:大蟬。《大雅》如蜩如螗。《傳》蜩,蟬也。螗,蝘也。《疏》《釋蟲》云:蜩、蜋、蜩、螗,舍人曰:皆蟬也。《爾雅·釋蟲》蜩,蜋蜩。《說苑·雜言》記載《詩》云:『苑彼柳斯,鳴蜩嚖嚖。』《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
^ 「蜺」,與「泥」同音
-
^ 「䗁」,與「繼」同音
-
^ 「蝒」,與「棉」同音
-
^ 「螓」,與「勤」同音
-
^ 「蠽」,與「節」同音,一種小型蟬
-
^ 寒蜩,一種小型蟬,體色青赤
-
^ 「螿」,與「江」同音;寒螿,即寒蜩
-
^ 「蜋」,與「郎」同音
-
^ 「螗」,與「唐」同音
-
^ 「蛦」,與「夷」同音
-
^ 「螇」,與「溪」同音;「螰」,與「路」同音
-
^ 蟬殼、蟬衣,蟬自蛹狀若蟲化為成蟲時所脫下的殼,李时珍《本草纲目》 虫部
相關
大眾文化
外部链接
规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