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鲛属(学名:Scomberomorus)通称马鲛鱼、马交鱼、马加鱼、鰆[1] 魚,俗名鰆魚,𩵚魠魚、土托(魠、鮀)魚[2]、鲅鱼、竹鲛、馬加魚、梭齒魚;属鲭形目(或传统鱸形目)鯖科海鱼。
马鲛鱼身体延长,一般长为25至50厘米,体重300至1000克,最大可达一米左右,体重达到4.5千克以上。身体银灰色,具有暗色横纹,肋下有7-8个灰色斑点;吻尖突,口大斜裂,牙齿偏侧,似刀刃般锋利,上下颌各一行;鱼鳞细小或退化;背鳍2个,第2背鳍及臀鳍后部各具有7-9个小鳍。
幼鱼以甲壳类、鱼类等为食,长大以后为食鱼性动物,主要以鳀鱼等为食。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产于东海、黄海、渤海和南海。在产区,以大洲岛海域出产的马鲛鱼为佳。
可能指數種魚類:
臺灣人重視此魚類,列為十大美味魚類之一,稱一鯃、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寸子。
巴西馬鮫
S. brasiliensis
大耳馬鮫
S. cavalla
康氏馬鮫/康氏馬加鰆
S. commerson
斑點馬鮫/台灣馬加鰆
S. guttatus
朝鮮馬鮫/高麗馬加鰆
S. koreanus
線紋馬鮫
S. lineolatus
橢斑馬鮫
S. maculatus
澳洲馬鮫
S. munroi
藍點馬鮫/日本馬加鰆
S. niphonius
昆士蘭馬鮫
S. queenslandicus
條斑馬鮫
S. regalis
東太平洋馬鮫
S. sierra
中華馬鮫/中華馬加鰆
S. sinensis
西非馬鮫
S. tr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