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黄鳍结鱼 ( Chinês )

fornecido por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二名法 Tor putitora
Hamilton, 1822[1]

黄鳍结鱼学名Tor putitora)俗稱金吉羅,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结鱼属鱼类,被IUCN列為瀕危保育類動物。分布于亞洲阿富汗尼泊爾缅甸印度不丹以及龙川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1] 棲息於溪流與湖,屬雜食性,以魚、浮游動物、昆蟲的幼蟲與植物,可做為食用魚、養殖魚類及觀賞魚,大型體長可達2.75米長,重54公斤,足以和同為鯉科最大的魚種巨暹羅鯉媲美。

與其同屬的物種紅吉羅產於砂勞越林夢(Limbang)、拉讓江上流(Rejang River)、加帛(Kapit)、巴當埃依水庫(Batang Ai)及巴南河(Baram)上游,學名為 Tor tambroides (又名 Malayan mahsheer馬來西亞结鱼,東馬當地俗稱 Empurau忘不了,西馬則稱其為 紅吉羅吉羅魚) ,其肉質鮮美帶有特殊果香(此魚以風車果為食也因此使其肉質細緻和芳香),因此在當地有著淡水魚裡「河中皇」的美稱。而於當地語之相似物種有同屬的Tor tambroides、Tor tambra、Tor soro、Tor douronensis亦被稱為吉羅魚。近幾年來經媒體不斷報導,因此業者便從砂勞越原產地傳入半島,但價格在大馬當地仍比起其他名貴海魚類如老鼠班、蘇眉魚等貴出1至2倍價格。然而,該物種之野生族群卻也因大馬地區森林之過度開發、集水區被清除、非法捕撈、生態水域破壞、環境污染及過度捕捉而對該物種之生息造成極大傷害,也因此大馬高等學府及非政府組織開始保護水域天然資源運動,進行了「社區領養」計畫拯救其瀕臨絕種之命運,此外砂勞越內陸漁業局以及沙巴漁業局亦分別在沙巴及砂勞越各河流域資助居民擔負起保護河川生態與繁殖計畫。

参考文献

  1.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鳍结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扩展阅读

 src= 維基物種中有關黄鳍结鱼的數據

 title=
licença
cc-by-sa-3.0
direitos autorais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
original
visite a fonte
site do parceiro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黄鳍结鱼: Brief Summary ( Chinês )

fornecido por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黄鳍结鱼(学名:Tor putitora)俗稱金吉羅,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结鱼属鱼类,被IUCN列為瀕危保育類動物。分布于亞洲阿富汗尼泊爾缅甸印度不丹以及龙川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棲息於溪流與湖,屬雜食性,以魚、浮游動物、昆蟲的幼蟲與植物,可做為食用魚、養殖魚類及觀賞魚,大型體長可達2.75米長,重54公斤,足以和同為鯉科最大的魚種巨暹羅鯉媲美。

與其同屬的物種紅吉羅產於砂勞越林夢(Limbang)、拉讓江上流(Rejang River)、加帛(Kapit)、巴當埃依水庫(Batang Ai)及巴南河(Baram)上游,學名為 Tor tambroides (又名 Malayan mahsheer、馬來西亞结鱼,東馬當地俗稱 Empurau 或忘不了,西馬則稱其為 紅吉羅、吉羅魚) ,其肉質鮮美帶有特殊果香(此魚以風車果為食也因此使其肉質細緻和芳香),因此在當地有著淡水魚裡「河中皇」的美稱。而於當地語之相似物種有同屬的Tor tambroides、Tor tambra、Tor soro、Tor douronensis亦被稱為吉羅魚。近幾年來經媒體不斷報導,因此業者便從砂勞越原產地傳入半島,但價格在大馬當地仍比起其他名貴海魚類如老鼠班、蘇眉魚等貴出1至2倍價格。然而,該物種之野生族群卻也因大馬地區森林之過度開發、集水區被清除、非法捕撈、生態水域破壞、環境污染及過度捕捉而對該物種之生息造成極大傷害,也因此大馬高等學府及非政府組織開始保護水域天然資源運動,進行了「社區領養」計畫拯救其瀕臨絕種之命運,此外砂勞越內陸漁業局以及沙巴漁業局亦分別在沙巴及砂勞越各河流域資助居民擔負起保護河川生態與繁殖計畫。

licença
cc-by-sa-3.0
direitos autorais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
original
visite a fonte
site do parceiro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