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拼音:pí,注音:ㄆㄧˊ,音同「皮」),又名蜱虫、壁蝨、扁蝨、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蜱還會帶來傳染病,如萊姆病、Q热、科罗拉多蜱热(Colorado tick fever)、兔熱病(Tularemia)、蜱传回归热(relapsing fever)、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埃里希氏体病(Ehrlichiosis)、蜱媒脑炎(Tick-borne meningoencephalitis)、牛无形体病(Anaplasmosis)、犬黄疸病(Jaundice)等。萊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感染。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防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蜱是吸血的寄生動物,常活躍於長長的草叢中,等候宿主經過,趁機緊貼宿主身上。它把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以緊扣宿主身上。餵食管表面佈滿了倒齒,以當錨來用。[1]
未成年的蜱也會襲擊馬匹、牛隻、麋鹿、獅子和其他哺乳動物,導致貧血、癱瘓、被傳染疾病(Q熱、萊姆病、猩紅熱、立克次體類病原體所傳染的疾病等),甚至死亡。這種蟲害難以檢測,除非已經寄居了數千隻蜱蟲,但已經難以消除。[2][3]
溫度改變,日照長短也影響蜱蟲會否尋找新的宿主。蜱蟲能夠感應到附近的宿主所釋放的熱能或者呼氣時的二氧化碳。當牠們吃飽了,便會離開,但一般需要數日後才發生。有些情況蜱蟲會寄居更長時間以便繼續吸血。雖然蜱蟲要天氣溫暖才比較活躍,但隨時都有能力襲擊任何宿主。[4]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会侵袭人类。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硬蜱多分布在开阔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而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如全沟蜱多见于高纬度针阔混交林带,草原革蜱则生活在半荒漠草原,而微小牛蜱分布于农耕地区,如大别山区见于牛身上的牛虱。在同一地带的不同蜱种,其适应的环境有所不同,如黑龙江林区的蜱类,全沟蜱多于针阔混交林带,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则多见于林区的草甸。软蜱栖息隐蔽的场所,包括兽穴、鸟巢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
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在温暖地区多数种类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动,如全沟硬蜱成虫活动期在4~8月,高峰在5~6月初,幼虫和若虫的活动季节较长,从早春4月持续至9~10月间,一般有两个高峰,主峰常在6~7月,次峰约在8~9月间。在炎热地区有些种类在秋、冬、春季活动,如残缘璃眼蜱。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
蜱多数在栖息场所越冬,硬蜱可在动物的洞穴、土块、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上越冬。软蜱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越冬虫期因种类而异。有的各虫期均可越冬,如硬蜱属中的多数种类;有的以成虫越冬,如革蜱属中的所有种类;有的以若虫和成虫越冬,如血蜱属和软蜱中的一些种;有的以若虫越冬,如残缘璃眼蜱;有的以幼虫越冬,如微小牛蜱。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毫米;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毫米。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个部份。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Ixodidae);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Argasidae)。根據2011年的資料,全世界已发现的有接近900种,计硬蜱科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从颚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面,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第4节短小,嵌出于第3节端部腹面小凹陷内。
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后缘形成不同花饰称为缘垛festoon)。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即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后跗节和跗节。基节上通常有距。足Ⅰ跗节背缘近端部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 有嗅觉功能,末端有爪1对及垫状爪间突1个。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对足基节的水平线上。肛门位于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气门一对,位于足Ⅳ基节的后外侧,气门板宽阔。雄蜱腹面有几丁质板,基数目因蜱的属种而不同。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体表多呈颗粒状小疣,或具皱纹、盘状凹陷。气门板小,位于基节Ⅳ的前上方。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部,两性特征不显著。肛门位于体中部或稍后,有些软蜱尚有肛前沟和肛后中沟及肛后横沟,分别位于肛门的前后方。各基节都无距刺,跗节虽有爪,但无爪垫。成虫及若虫足基节Ⅰ~Ⅱ之间有基节腺的开口。基节腺液的分泌,有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及血淋巴成分的作用。在吸血时,病原体也随基节腺液的分泌污染宿主伤口而造成感染,例如钝缘蜱属的一些种类。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蜱(拼音:pí,注音:ㄆㄧˊ,音同「皮」),又名蜱虫、壁蝨、扁蝨、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蜱還會帶來傳染病,如萊姆病、Q热、科罗拉多蜱热(Colorado tick fever)、兔熱病(Tularemia)、蜱传回归热(relapsing fever)、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埃里希氏体病(Ehrlichiosis)、蜱媒脑炎(Tick-borne meningoencephalitis)、牛无形体病(Anaplasmosis)、犬黄疸病(Jaundice)等。萊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感染。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防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