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太平洋平頭鮋 ( Chinese )

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二名法 Plectrogenium nanum
Gilbert, 1905[1]

太平洋平頭鮋学名Plectrogenium nanum),又稱平額鮋,俗名石狗公,為輻鰭魚綱鮋形目平頭鮋科的其中一

分布

本魚分布在日本夏威夷間的太平洋海域。

深度

水深250~67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型延長,軀幹呈橢圓狀,頭部棘稜發達,頭額扁平,口小,略尖似鳥嘴。眼大稍狹長,眼下部有一水平排列的強突棘,無前額突;胸鰭下部鰭條稍長而形成一葉狀突起;尾鰭截形。體為紅色,背鰭之軟條部份有一大型深紅色圓斑,臀鰭及尾鰭暗色邊。背鰭硬棘12枚、軟條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5枚。體長可達6.5公分。

生態

屬於深海種類,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物。

經濟利用

無任何經濟價值。

參考資料

  1.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平头鲉.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台灣魚類資料庫

 title=
license
cc-by-sa-3.0
copyright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

太平洋平頭鮋: Brief Summary ( Chinese )

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太平洋平頭鮋(学名:Plectrogenium nanum),又稱平額鮋,俗名石狗公,為輻鰭魚綱鮋形目平頭鮋科的其中一

license
cc-by-sa-3.0
copyright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