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虫亚目(學名:Psocomorpha)是昆虫纲啮虫目(Psocodea)之下七個亞目之中最大的一個,包含有24個科、3600多個物種[1],因此亦被視為嚴格定義的啮虫類。本旗下分類所包含的物種變化很大,從物種貧乏得只有兩個屬的Bryopsocidae,到包含約900屬的啮虫科(Psocidae)。2002年,中國昆蟲學家李法聖把本亞目的物種重新分類,歸為30個科,但這個分類到現在仍然有爭議[2][3]。
本物種多棲息於樹皮上,以陸棲性藻類或地衣等為主要取食對象[4]。
啮虫亚目物種的特色是其觸角只有13節;跗節有二節或三節,視乎物種分類而定,例如啮虫科(Psocidae)物種是固定的,但擬單𪘅科(Pseudocaeciliidae)的則可變。翼脈可變化,當中以 單𪘅屬(Caecilius)的形式最為常見[5];其他物種的翼脈較多。 [1][6]
本亞目大致分類如下[7]:
此外尚有未能分類的已滅絕科擬中生𪘅科(Paramesopsocidae)[11]。
啮虫亚目(學名:Psocomorpha)是昆虫纲啮虫目(Psocodea)之下七個亞目之中最大的一個,包含有24個科、3600多個物種,因此亦被視為嚴格定義的啮虫類。本旗下分類所包含的物種變化很大,從物種貧乏得只有兩個屬的Bryopsocidae,到包含約900屬的啮虫科(Psocidae)。2002年,中國昆蟲學家李法聖把本亞目的物種重新分類,歸為30個科,但這個分類到現在仍然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