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分布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塞昔爾,東至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曾發現,以北部、東北部海域最多。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利用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描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I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幼魚時尾鰭呈圓形,隨著成長逐漸呈彎月形,成魚時上下葉延長。幼魚體色共有3種型態:一為一致呈黃色;二為呈黃色,但鰓蓋、背鰭、臀鰭及尾鰭具藍緣,此為模仿黃尾刺尻魚(/Centropyge ferrugatus/)之體色;三為呈淡灰綠色,後部逐漸變黑色,此為模仿福氏刺尻魚(/Centropyge vrolicki/)之體色。隨著成長,體逐漸呈黃褐色,成魚呈暗褐色,體側不具任何線紋,但在胸鰭基部上下具大片橘黃色斑駁,鰓蓋後部具黑色寬斜帶。背鰭及臀鰭黑褐色,鰭緣為黑色,基底各具一黑色線紋;尾鰭黑褐色,具黃色寬線緣;胸鰭及腹鰭黑褐色;尾柄棘溝緣為黑色。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棲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主要棲息於潟湖外側、近潮池之礁區或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一般在3-40公尺以內,最深可達60公尺。幼魚則活動於水表層至水深3公尺處。以附著藻類、矽藻或有機碎屑為食。稚魚會擬態成刺尻魚(/Centropyge/ spp)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蓋刺魚科的小型魚類,生性害羞,活動很隱密,因此掠食者早已學習到不可能捕食到它們。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