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Image of Dog-toothed goby
Creatures » » Animal » » Vertebrates » » Ray Finned Fishes » » Gobies »

Dog Toothed Goby

Acentrogobius caninus (Valenciennes 1837)

分布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馬達加斯加至日本。臺灣分布於西部海域。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利用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描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11~12。臀鰭:Ⅰ/ 9~10;胸鰭:18~20。縱列鱗 29~31。體延長,前部成亞圓筒形,後部較側扁,尾柄略長。頭中大,側扁。吻略短而圓鈍。眼間隔較窄小。口裂大,斜裂,口裂可達眼中部的下方。唇肥厚。鰓裂略小,延伸未達前鰓後緣。體被中大型的櫛鱗,頭背側及胸部、腹部被鱗。第一背鰭以第3棘較長。臀鰭的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2軟條的下方。尾鰭呈長圓形。體呈黃綠色,頭側和體側具亮綠色和紅色小點。體側正中有5個較大的紫黑色斑塊,排成一縱行。背側有4~5不規則的紫黑色橫斑與體側斑塊相間排列。眼後方到第一背鰭起點間具2條灰黑色橫帶。第一背鰭上部黃色,下部淺紅色,有2行由紫色斑點組成的縱帶紋,最後面的鰭處具1較大紫斑;第二背鰭邊緣紅色,中部黃色,下部淺棕色,具3縱行紫色斑點;臀鰭淺藍色,邊緣灰黃色,中部具1條黃色縱紋,近基部處有2~3縱行紅色小點;胸鰭基部有兩個紫色小斑,肩胛部有1個藍綠色圓斑;腹鰭藍灰色;尾鰭黃棕色,近邊緣處紅色,中部具1條黃色寬橫帶,其餘部份具4~5橫行藍色和紫色相間排列的小斑點。虎齒細棘鰕虎(/Acentrogobius caninus/)及虎齒鰕虎(/Yongeichthys caninus/)為其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棲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暖水性沿岸小型魚類,生活於河口汽水水域、沙岸、紅樹林及沿海沙泥地的環境。耐鹽性較廣,但不能在純淡水中生存。食肉性,以底棲動物、小型魚類、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機碎屑等為食。為體內含有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鰕虎魚類之一,以內臟最高,其次為生殖腺、頭部、皮膚及肌肉。為安全起見,應避免食用此魚。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