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mg

分布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北海道、東海沿岸、台灣的東北部海域、紐西蘭、澳洲南部及東北沿岸。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利用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不常見。一般以下雜魚處理。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描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體側扁而延長,向後漸細小。吻尖長平扁而柔軟。雄性的眼前上方具一短柄狀且不可彎曲的的額交腳器。眼中大,上側位。口較小,下位,略突出。上頜前齒板喙狀,邊緣光滑;側齒板寬長,近三角形,外緣具細鋸齒;下頜齒板寬長,前端尖,邊緣光滑。側線幾平直,沿體側中部向後延伸,約至尾鰭下葉前方的1/3處急轉下彎至尾端;頭部眶上管(supraorbital canal),前方微彎,至眼前上方則幾近平直而延伸至吻端;眶下管(infraorbital canal)呈波狀,向前延伸至吻前方與眶上管相接,相接點近於吻端與鼻管(nasal canal)的中點。背鰭2個,以一低膜相連,第一背鰭具一扁長硬棘,斷面呈三角形,邊緣光滑;第二背鰭低平延長,向後漸高至中部而漸低;臀鰭低平,後端尖突,與尾鰭下葉間以一缺刻分隔;腹鰭中大,雄性腹鰭內側具細棒狀之生殖交腳器(pelvic clasper),無前生殖交腳器(prepelvic clasper);胸鰭寬大;尾鰭後端細長,上葉低平,具30多個棘狀突,下葉高於上葉,邊緣平滑。體呈淡灰褐色。Shao & Hwang (1997)發表的新紀錄種,實為非洲長吻銀鮫(/Rhinochimaera africana/)之誤鑑。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

棲地

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深海底棲魚類。主要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生態習性甚不清楚。
license
cc-by-nc
copyright
臺灣魚類資料庫
author
臺灣魚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