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属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苏铁目中苏铁科的唯一属[4],是一種裸子植物。苏铁,又称为铁树、凤尾铁、凤尾蕉。苏铁类植物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起源於古生代的印度次大陸,迄今为止已有2.8亿年的历史。到侏罗纪至白堊紀時期達至巔峰,遍及全球,成为恐龙的主要食物。及至白堊紀結束時,當非鳥類的恐龍都滅絕時,北半球大多數的蘇鐵類物種亦同時滅絕。
苏铁“Cyca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椰子树名,苏铁类植物常被误认为棕榈树或是蕨类植物。
目前世界上蘇鐵屬有114種[5] ,其中大多数是在过去1200万年中的某个时候形成的[6] 。當中以蘇鐵(Cycas revoluta)最廣為人知。
根據英國皇家植物園裘園的標本紀錄[3]:本屬原生於舊世界,其物種集中於赤道附近區域:東亞地區(中国南部和日本南部,在中国有15种铁树分布在八個省区内)及東南亞(單單菲律賓就有十個物種,當中九個原生物種)、東非(肯雅、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及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北部、波里尼西亞及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澳大利亞有物種26種,而印支半島有30種、印度次大陸有九種。當中分布最北的物種是蘇鐵(C. revoluta),位於北緯31度的日本南部;分布最南的物種是大果苏铁(C. megacarpa),位於南緯26度的昆士蘭東南部。這些物種大多數生長於中國及澳大利亞,而這兩個國家亦被認為是本屬物種多元性的兩個中心。
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高达5m.叶羽狀複葉,长达0.5~2.4m,厚革质而坚硬;羽片条状,长达18cm,边缘显著反卷。雄球花长圆柱形,小孢子叶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背面着生多数药囊;雌球花略呈扁球形,大孢子叶宽卵形,有羽状裂,密被黄褐色绒毛,在下部两侧着生2~4个裸露的直立胚珠。种子倒卵形或近球形,微扁,熟时橘红色。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
蘇鐵屬物種雌雄異株(dioecious),而蘇鐵科物種跟其他同屬蘇鐵目的其科物種的分別在於:其雌株的種子並不結成松球,而是形成一組樹葉似的結構,叫作「megasporophylls」。這些大葉的下邊界長有其種子,雌株結有錐狀花粉,雄株則結有球果。
苏铁类植物的精子有许多鞭毛,现生的种子植物中很少有这样的现象。
供观赏;种子有毒,誤食蘇鐵的種子會引起抽筋,嘔吐,腹瀉和出血等症狀。茎髓可采淀粉供食用;叶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散淤、止血,主治吐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跌打肿痛等症。
苏铁属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苏铁目中苏铁科的唯一属,是一種裸子植物。苏铁,又称为铁树、凤尾铁、凤尾蕉。苏铁类植物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起源於古生代的印度次大陸,迄今为止已有2.8亿年的历史。到侏罗纪至白堊紀時期達至巔峰,遍及全球,成为恐龙的主要食物。及至白堊紀結束時,當非鳥類的恐龍都滅絕時,北半球大多數的蘇鐵類物種亦同時滅絕。